范圍:甘肅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全部,以及陜西部分地區等。
背景:去年秋播以來,降水偏多,底墑充足,對旱茬小麥極為有利。適期播種的麥田,播種質量較好,苗勻苗齊。推遲播種的麥田,弱苗比例較高,群體小,冬前生長量不足,抵抗冬季凍害的能力下降,部分田塊出現凍害。盡管冬前病蟲發生較輕,但冬春時段較長,若溫光條件有利于病蟲越冬和繁殖,2022年仍有病蟲加重發生可能。
春季管理重點:早抓水肥、促弱轉壯、因苗施治、防凍保墑。
保護麥田,防止啃青。對地膜覆蓋麥田,做好冬季護膜工作。采取查田壓土的辦法,防止大風揭膜和畜禽踐踏損傷地膜。新疆等有穩定雪層覆蓋的麥區,防止人、畜進入麥田活動破壞雪層。冬春防止畜禽啃青,以免啃青抽動心葉、踐踏損傷根系。
(一)因苗因時,肥水管理
對晚播弱苗,灌區小麥開春后提早春灌,一般在起身初期和拔節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%時,各灌一次。畝莖蘗數30-45萬的麥田結合春灌或降水畝追施尿素7-8公斤、磷酸二銨9-10公斤;畝莖蘗數小于30萬的麥田結合春灌或降水畝追施尿素6-7公斤、磷酸二銨7-8公斤。建議采用短(窄)畦灌溉、“小白龍”軟管澆灌、噴灌等節水措施,其中短(窄)畦灌溉每次畝灌水量50-60方,軟管澆灌30-40方,噴灌20-30方。旱地小麥抓好早春鎮壓和適墑追肥,畝莖蘗數小于45萬的麥田,結合降水畝追施尿素5-7公斤、磷酸二銨6-8公斤。采用施肥機(或耬)將化肥施入小麥行間土壤。可結合追施化肥,葉面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水溶液,促進養分吸收,起到“以肥濟水”作用。

一類苗

二類苗

三類苗
對壯苗,拔節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%時灌溉,結合灌溉畝追施尿素8-10公斤;旱地小麥結合早春降水畝追施尿素5-8公斤,返青期鎮壓劃鋤。
對旺苗,早春鎮壓控旺并適當延后水肥管理?蓽p少春灌灌水量,或者根據墑情適當推遲春灌時間,待有效分蘗和無效分蘗兩極分化結束后追肥。返青期至拔節前可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旺長。


(二)防治病蟲,化學除草 做好紋枯病、白粉病、銹病、赤霉病、莖基腐病和重點蟲害(金針蟲、蠐螬、吸漿蟲、麥蜘蛛、麥蚜)的監測防治,及時科學選藥、安全用藥,早防早治,統防統治。
灌區小麥葉齡大于3葉、旱地小麥葉齡大于4葉時,可適時適墑適溫進行化學除草,噴藥前后3天內日平均氣溫要保證在6℃以上。按照雜草種類選用除草劑,提高化除效果。
要高度關注用藥濃度、用藥量、用藥時間及噴藥方式等要求,嚴防出現藥害。
(三)加強管理,防范凍害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重點防范“倒春寒”。對土壤暄松的麥田適時鎮壓,彌補土壤縫隙,防止透風跑墑。凍害發生后,及時調查幼穗受凍情況,通過追施氮肥或熏煙、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營養型調節劑混合液等措施,分類施肥補救,促進恢復生長。


小麥凍害
圖片 抽穗期至成熟期
圖片 (一)“一噴三防”,綜合防控 抽穗后是條銹病、赤霉病、蚜蟲、吸漿蟲等發生高峰期,要及早進行1-2次“一噴三防”,加強病蟲害防控。
(二)水肥管理,合理運籌 看田、看地、看植株,加強水肥管理。對孕穗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%的麥田,及時灌溉;對土壤墑情較好或發生降水、且有貪青趨勢的麥田,可不澆水。


“一噴三防”
(三)搶抓農時,適時收獲 在蠟熟末期適時組織搶收并曬干烘干,盡量避開連陰雨,防止穗發芽和“爛麥雨”現象,千方百計減少機收損失,確保小麥豐收到手。


適期收獲
早春肥水管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