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面提升風險防控能力。第一位的是防范行業性、區域性、系統性風險。最重要的要強化預警能力,加大風險監測、隱患排查和風險評估力度,摸清本行業、本地區突出風險隱患及“潛規則”問題。在此基礎上要實施專項整治,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,嚴懲違法犯罪分子,力爭用3-5年的時間使大的問題隱患基本得到解決。要始終繃緊應急處置這根弦,更加重視輿情監測和輿情應對工作,進一步加強敏感熱點問題科普解讀,千方百計把問題解決在點上。
全面提升質量追溯管理能力。目前已有很多地方開展試點,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成效,再加上農業生產規;潭忍岣吆汀盎ヂ摼W+”的廣泛應用,全面推進追溯管理時機已經成熟。當務之急要搭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,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,制定相應的追溯標準及編碼規則,抓緊在一些產品和行業上把全國性的追溯試點開展起來,積極推廣“二維碼”“耳標”以及農產品包裝標識,盡可能爭取一些扶持政策,力爭5年內大部分農民合作社、龍頭企業和主要獲證農產品、農資產品實現可追溯。
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。最重要的是要按照“五化”“五個率先”的要求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,力爭5年內基本覆蓋“菜籃子”大縣,從而推動健全省地縣鄉四級監管機構,構建網格化監管體系。要抓住編制“十三五”規劃時機,籌劃實施“十三五”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,積極爭取中央及各地財政資金支持,以此提高基層監管執法能力和裝備水平。要通過培訓、練兵等多種形式來提升基層監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,特別是要抓緊解決好基層檢測機構檢不了、檢不出、檢不準問題以及法定資質不具備的問題。